《為什麼我們不欠父母?》獻給被「不孝」綁架的我們

如何又愛又恨又孝順

唯有先把不孝的枷鎖解開,才得以真的彰顯真實的孝順。

當曾在親子關係中受傷的我們,對於父母親的感情變得複雜混亂,有時候想愛父母,有時候卻又恨上他們,連我們都不知道下一秒該如何回應父母,又怎麼能只用一句話「畢竟讓你不愁吃穿的長大了」,要求我們接受孝順兩字的種種包袱。

是的,我用上包袱兩個字,因為還在親情矛盾糾纏的我們,卻碰上「欠」這個萬用字,讓孝順變成掙脫不開的義務、責任、甚至是債務,沈重的包袱。

我很喜歡這本書用哲學的角度去辯證、討論父母子女之間存在什麼樣子的形式關係。撇開感情層面,如何來看待親子關係。

子女不欠父母

先解開欠的枷鎖,我們最常聽到的「子女欠父母」,這段描述代表了債務的概念,因此本書先來說明為什麼這樣的說法不恰當:

  1. 債務關係不是正確的比喻。
    例如還清了錢,債權人就不能對債務人提出其他要求,兩人回復平衡狀態。但是認為子女欠父母的,卻不覺得債務有還清的一天,難道累積多少錢或是多少關懷就可以當作彼此兩清?會提醒孩子積欠債務的父母,比較相信孩子欠他們的債一輩子也還不完。如果子女永遠沒機會償清貸款,那這樣的債務關係非常荒謬。另一方面,可怕的想,也就等於父母把孩子帶到世界上,孩子卻一開始就負債。
  2. 須還清的債務內容不明確。
    正常的債務關係一開始就確定要交換的財物。但子女還款的形式卻沒有被定義,是要用金錢、付出的關愛、還是完全的順從父母的指手畫腳?有的父母希望每週回家一次,有的父母希望孝親費有多少金額,有的父母希望子女買房一起住⋯⋯等。
  3. 子女沒有要求被生下來
    缺少協議,這是最明顯不符合債務關係的一點,因為我們一出生只是個無助的嬰兒,沒有請求賜予生命,也沒有請求給予教育和照顧。
  4. 父母也會忽略、貶抑或是折磨孩子。
    債權人不會因為他們的行為不檢而喪失要求償還欠債。但對於虐待的父母,我們就認為孩子沒有虧欠,不欠父母。
    再進一步討論,如果我們認同虐待的父母理應失去債權關係,那麼就等於把子女的義務和父母教育照顧的品質相互掛勾。
    在這裡會有另一個難題:父母執行教養義務的評價可能會有極大的差距。當父母提醒孩子欠他們,或是失望孩子不再關愛他們的時,正式相信自己把父母的工作做得非常完美;然而,子女轉身離去,也許正是因為抱持著不同的看法。(父母:我都是為你好。子女:你總是在干涉我)
  5. 孩子其實是父母想要的,作為生命的禮物,或是愛的結晶,不應有義務。
    父母的角色是自願選擇承擔的。孩子滿足了父母延續基因的盼望、作為兩人愛的見證和生命成就的認同,那為什麼這份禮物會背負債務?相反的,父母因為有了孩子,在生命中獲得不同的價值。

撇開上述矛盾之處,人與人之間相親相愛的關係,「債務」就是個有害的字眼,當兩人開始談虧欠,討論的目的就不再是愛,而是公平。

父母有責任要學習成為一個好父母

我們已經知道我們不欠父母了,相反的父母對於孩子其實是有被賦予責任的。

我看到這句話覺得很震撼,書中引用康德「正因為父母沒有經過同意就擅自把生命帶到世界上,父母有義務儘早培養子女成熟獨立,讓他們成為自由的世界公民」。

有沒有想過一件事?跟人命有關的工作,都需要執照、考試。例如:開車載人的司機、治病的醫生、游泳池旁邊的救生員、學校的老師。但奇妙的是,作為要誕生一個生命的父母,不需要任何的學習、執照、考試,就可以決定生小孩。

若父母應當對一個生命負責,讓他獨立自由,那更沒理由用不孝來綁架孩子了。

不談虧欠依然可以好好愛父母

我相信這個辯證不是要大家從此對父母子女冷漠,也不是要讓彼此關係惡化,而是重新思考家庭關係的可能性,不靠世俗框架、硬性規定、情緒勒索,而是發自內心的愛與關懷。

有人能衷心的感謝父母當然很好,但悲傷的是不是每個孩子回想起童年都覺得很幸福,我覺得正是那些內心柔軟又曾被傷害過的人,面對不孝的指控才會覺得委屈、矛盾與自我衝突。

子女可以自由選擇回饋的方式,選擇適合的方式經營親子關係,做個自己心目中的好孩子,才是愛父母的方式。因此,當父母用「不孝」來綁架,希望你順從他們,做出他們希望的事時(例如孝親費多寡、結婚生子與否),不用擔心受怕愧疚,勇敢地拒絕,優先愛自己,才有辦法愛父母。

書中的好孩子守則

  1. 考慮的更多,除了考慮到有什麼可能傷害父母,也不會忘記考慮到自己,謹慎地採取行動。例如拒絕父母沒有問題,但是會好好的想一個說法。
  2. 清楚自己對父母有多重要,適當的出席在彼此的重要聚會。
  3. 不僅重視父母,也重視自己,並清楚自己的需求。讓自己被剝削和不重視自己的孩子反而會成為關係的負擔。
  4. 知道家庭是一個結。跟家中其中一人吵架也會考驗到家庭裡其他人的忠誠,對整個系統造成影響。
  5. 要成為好孩子,對面必須是好父母:以尊敬和友善的態度面對自己子女的成年人。給予發展自我的空間,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這個必要的發展,親子關係不會成功。因為孩子找不到成為一個好孩子的條件。

不欠父母,但我們依然可以選擇成為好孩子。

常常交換或分享資訊給好友,但又懶得重複講,乾脆打成文字。如果喜歡我的文章的話給我一個 👏
覺得這篇文章有用的話給我三個 👏👏👏
如果喜歡又很有用請隨喜~

--

--

No responses yet